通過近年專精特新企業認定和培育工作,北京市已形成專精特新企業滾動發展、梯隊培養格局。整體上看,北京專精特新呈現穩步發展態勢,企業創新性強、成長性好、經濟貢獻大。華夏泰科從北京市專精特新企業認定整體情況入手,圍繞人員構成、技術創新、成長上市、稅收貢獻等維度進行統計分析,多角度展現專精特新企業發展特征,形成北京市專精特新企業發展綜合畫像。選取部分北京市專精特新企業典型案例,展示北京市專精特新企業風采。
截至2024年2月底,北京市共認定專精特新企業8083家,占全市中小企業總數的0.41%。在2024年第一季度,新增專精特新企業365家,同比增長4.73%。同時,北京市還認定了795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占全市專精特新企業總數的9.84%。
這些數據表明,北京市在培育和發展專精特新企業方面取得了積極進展。專精特新企業數量的穩步增長,反映出北京市中小企業創新能力和專業化水平的提升。同時,國家級"小巨人"企業的認定,也彰顯了北京市專精特新企業在各自細分領域的領先地位和競爭優勢。
1.區域分布情況
北京市的專精特新企業主要集中在海淀區、朝陽區和經濟技術開發區。具體來看,海淀區擁有2459家專精特新企業,占比30.42%;朝陽區有879家,占比10.87%;經濟技術開發區則有819家,占比10.13%。
①新增企業分布
2024年第一季度,北京市新增專精特新企業365家。其中,海淀區新增63家,經濟技術開發區新增56家,朝陽區新增37家。
②增長速度
從增長速度來看,房山區、延慶區和西城區的專精特新企業增長較快,增幅均超過8%。
通過以上數據可以看出,北京市專精特新企業在地理分布上呈現出一定的集中性,主要集中在科技、經濟較為發達的區域。同時,一些區域如房山區、延慶區和西城區的專精特新企業增長勢頭強勁,顯示出這些區域中小企業創新活力的不斷增強。
2.從業人員
情況截至2023年1月底,北京市專精特新企業共吸納從業人員629,040人。其中,節能環保產業的從業人員增長最為顯著,增幅達到4.27%。從平均值來看,北京市專精特新企業每家平均擁有79名從業人員,遠高于全市中小企業平均的9人/家。
3.上市情況
截至2024年2月底,北京市共有471家上市公司,其中專精特新企業占158家,較上月增加2家,占比達到33.55%,占專精特新企業總數的1.95%。具體到板塊分布,主板有32家,創業板59家(較上月增加2家),科創板47家,北交所20家,占比分別為20.25%、37.34%、29.75%、12.66%。
從區域分布來看,海淀區的專精特新上市企業數量最多,達到57家,占比36.08%。經濟技術開發區和朝陽區分別有21家和15家,昌平區也有15家。產業分布方面,上市的專精特新企業主要集中在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人工智能產業,與上月保持一致。
截至2024年2月底,上市的專精特新企業市值總額為9,414.08億元,較上月增長12.48%。企業平均市值為59.58億元/家,較上月增長11.05%。
綜上所述,北京市專精特新企業在從業人員數量、上市企業數量和市值方面均表現出良好的增長勢頭,特別是在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這些數據反映出北京市專精特新企業的整體競爭力和市場影響力正不斷提升。
上市專精特新企業中,市值排名前十的企業均超過140億元,具體名單如下:
表1 2024年北京市專精特新上市企業市值排行榜前十名
(基于2024年2月末的市值數據)
4.稅收貢獻情況
2024年2月,北京市專精特新企業實現凈稅收23.99億元。這一稅收均值是全市中小企業平均水平的近三倍,顯示出專精特新企業較強的稅收貢獻能力。
從區域分布來看,房山區、順義區和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專精特新企業稅收均值位列前三。具體來說,房山區的企業稅收均值為86.22萬元/家,順義區為69.01萬元/家,經濟技術開發區為67.69萬元/家。
從產業分布來看,醫藥健康產業、新材料產業和新能源智能汽車產業的專精特新企業稅收均值排名前三。醫藥健康產業的企業稅收均值最高,達到219.03萬元/家;新材料產業為96.07萬元/家;新能源智能汽車產業為70.21萬元/家。
需要說明的是,凈納稅額是指企業實際繳納的稅款減去按照國家稅收法規允許的退稅額后的稅收貢獻值。這一指標更能反映企業的真實稅收貢獻情況。
綜上所述,北京市專精特新企業在稅收貢獻方面表現突出,特別是在房山區、順義區和經濟技術開發區等區域,以及醫藥健康、新材料、新能源智能汽車等高精尖產業領域。這些數據反映出專精特新企業對北京市經濟發展和稅收增長的重要貢獻。
截至目前,北京市已經擁有8083家專精特新企業,其中包括795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整體呈現出高質量發展的趨勢。
數量增長:2024年第一季度,北京市新認定的專精特新企業數量達到365家,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4.73%。這一增長不僅體現了北京市在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方面的持續努力,也反映出專精特新企業在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中的重要作用。這些新增企業為北京市經濟注入了新的活力,為產業升級和結構調整提供了有力支撐。
資本市場活躍:截至2024年2月,北京市專精特新上市企業數量已達到158家,占全市上市企業總量的三分之一以上。特別值得注意的是,近七成的專精特新上市企業集中在創業板和科創板,這不僅顯示了這些企業在科技創新和市場競爭力方面的優勢,也反映了資本市場對這些企業的高度認可和期待。
經濟貢獻突出:在經濟貢獻方面,2024年2月,北京市專精特新企業實現的凈稅收高達23.99億元,稅收均值接近全市中小企業平均水平的3倍。這一顯著的稅收貢獻不僅體現了專精特新企業的經濟效益,也彰顯了它們在推動地方經濟發展、增加財政收入和促進社會就業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總體來看,北京市專精特新企業在數量增長、資本市場表現和經濟貢獻等方面均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已經成為推動北京市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展望未來,隨著政策支持力度的加大和市場環境的持續優化,專精特新企業有望繼續保持快速發展的勢頭。它們將在技術創新、產業升級、市場拓展等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為北京市乃至全國的經濟轉型升級貢獻更多的力量。
本節將介紹一些北京市專精特新企業的典型案例,展示這些企業在技術創新、市場開拓、產品應用和經營管理等方面的亮點和經驗。這些案例旨在展現北京市專精特新企業的風采,同時也為其他專精特新企業提供借鑒和啟發。以下案例展示不分先后順序。
博銳尚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博銳尚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專注于建筑運營領域的數字化和智能化服務。公司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物聯網、BIM和AR等先進技術,為建筑行業提供全面的解決方案,從設備設施層到運維層再到運營層,全方位提升用戶體驗,實現數字化和綠色化的雙重目標。
北京賽目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賽目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專注于自動駕駛仿真測試技術的研發和創新。公司提供全棧式測試驗證解決方案,為自動駕駛技術的商業化應用提供有力支持。賽目科技堅持自主研發,已獲得多項發明專利和軟件著作權。
北京百奧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百奧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通過信息化和人工智能技術賦能醫藥產業。公司依托eClinical臨床研究一體化信息平臺和MedAI智能研究云平臺,構建了以患者為中心的醫藥研發全流程協作生態,為醫藥企業、醫生和患者創造價值。
北京融數聯智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融數聯智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注于數據融合解決方案的專精特新企業。公司構建了以芯片、密碼學、區塊鏈、分布式計算和可信硬件為核心的技術體系,為數據安全和高效利用提供支持。
北京安證通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安證通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提供電子簽名全生態鏈和電子合同全生命周期服務的專精特新企業。公司成立于2003年,總部位于北京,是中關村科技園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安證通參與了多項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的起草工作,為電子簽名和電子合同領域的發展做出了貢獻。
這些專精特新企業在各自的領域內展現了強大的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力,為北京市的經濟發展和產業升級做出了重要貢獻。通過這些企業的案例,我們可以看到北京市專精特新企業在推動技術創新、服務升級和產業轉型中的重要作用。
免責聲明:
本站(華夏泰科)部分信息來源于有關部門官方公示信息,本站進行整理發布,如果信息涉及侵權,請提供權屬證明,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
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關于組織北京市企業技術中心提報2024年度運行數據及有關材料的通知
關于對順義區2024年第十一批創新型中小企業名單進行公告的通知
昌平區2024年第十一批創新型中小企業擬認定名單進行公示的通知
關于對門頭溝區2024年度第十一批創新型中小企業名單進行公告的通知
對北京市認定機構2024年認定報備的第三批高新技術企業進行備案的公告
北京市認定機構:關于取消北京星見視界科技有限公司高新技術企業資格的公告
北京市認定機構:關于2024年第六批完成異地搬遷高新技術企業的公告
北京市認定機構:關于2024年第五批完成異地搬遷高新技術企業的公告
TOP
客服
電話
微信